基于青藏高原土壤温湿度观测网的长时序(2009-2019)地表土壤湿度数据集发布

文章来源 :

2021-08-11 09:40


近日,丝路环境专项联合攻关三项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郑东海研究员(通讯作者)和荷兰特文特大学ITC学院Bob Su教授(共同通讯作者)、张佩博士(第一作者)在《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IF=11.333)上发表了题为“Statu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observatory (Tibet-Obs) and a 10-year (2009-2019) surface soil moisture dataset”的数据论文,详细梳理了Tibet-Obs各观测站网的现状及其应用情况,并基于已有观测数据发展了一套长时序(2009-2019)地表土壤湿度(5 cm)观测数据集,主要包含四个站网各站点的15分钟原始观测数据以及玛曲和狮泉河站网的升尺度区域土壤湿度数据。该数据集目前已经在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https://data.tpdc.ac.cn)发布,用户可开放获取。

地表土壤水分是控制陆气过程的重要变量,其观测数据在发展、验证和改进卫星反演算法及模式模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青藏高原土壤温湿度观测网(Tibet-Obs)始建于2008年,包括玛曲、那曲、阿里和狮泉河四个站网(如图1),Decagon 5TM ECH2O传感器以15分钟的频率现场监测各站点5、10、20、40和60/80 cm深度的土壤温湿度信息。Tibet-Obs由荷兰特文特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球观测学院(ITC)Bob Su教授课题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军教授课题组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马耀明研究员课题组共同建立,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王欣博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郑东海研究员以及ITC曾亦键博士协同维护工作,目前已连续运行超过十年,并被NASA的土壤水分主被动卫星SMAP选定为其产品的地面验证点,是青藏高原为数不多的卫星尺度地面观测站网。

土壤湿度长时序趋势分析结果表明,狮泉河站网所处的高原西部荒漠区近十年土壤湿度呈变湿趋势,而玛曲站网所处的东部草地区域未呈现明显的变化。连续的长时间序列土壤水分数据是青藏高原环境和气候变化监测的关键信息,该数据集是目前青藏高原时序最长的土壤湿度观测数据,对陆面环境及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该数据集的发展得到了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100103)等资助。

文章信息: 

Zhang, P., Zheng, D., van der Velde, R., Wen, J., Zeng,Y., Wang, X., Wang, Z., Chen, J., and Su, Z.: Statu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observatory (Tibet-Obs) and a 10-year (2009–2019) surface soil moisture dataset, Earth Syst. Sci. Data, 13, 3075–3102, https://doi.org/10.5194/essd-13-3075-2021, 2021.

数据链接:http://www.tpdc.ac.cn/zh-hans/data/d323f0b2-dada-4ed5-aa00-57564da788d2/

图片1.jpg

图1 Tibet-Obs土壤温湿度观测站网坐标及各观测站点分布